Product introduction
产品介绍
|
“液流+长时”系列堆垛在液流长时储能系统中,电堆是实现能量转化的核心部件,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储能效率、寿命及成本。以下以巨安储能铁基液流电池技术为例,解析液流长时储能的电堆技术特点: 一、电堆核心结构与功能 电堆由多个单电池串联组成,每个单电池包含以下关键组件: • 电极:采用惰性材料(如碳毡)作为极板,提供电化学反应场所,铁基螯合物电解液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(Fe³⁺/Fe²⁺价态转换),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。 • 隔膜:适配碱性铁基体系的Na/K型离子交换膜,调控离子传输(如Na⁺/K⁺),阻止正负极电解液混合,同时提升离子电导率,降低膜电阻。 • 流场板:设计多孔流道结构,确保电解液均匀分布,优化传质效率,避免局部浓度差导致的性能衰减。 二、长时储能电堆技术突破 1. 高稳定性材料体系 采用铁基螯合物电解液(如N-Fe³⁺/N-Fe²⁺),在碱性环境中溶解度提升,避免铁单质沉积导致的枝晶问题,电堆循环寿命超20000次。 电极材料经过表面改性,增强与电解液的相容性,降低析氢过电位,抑制副反应(如H₂析出),能量效率提升至70%以上(传统铁基液流电池仅50%)。 2. 高效传质与热管理设计 三维多孔传质技术:通过流场板孔隙率优化与电解液流速调控,减少浓差极化,单电堆功率密度达31.5kW,支持大功率充放电。 自分层液流架构:利用密度差实现电解液自然分层,搭配搅拌系统促进离子扩散,消除静态电池的自放电问题,适用于长时储能的持续稳定运行 3. 模块化与规模化生产 电堆采用“标准化模块+灵活堆叠”设计,单个模块功率可按需组合(如10kW、50kW、100kW级),适配不同储能规模(从1MWh到100MWh级项目)。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 • 电网侧长时储能:中广核公安县200MW/800MWh铁基液流储能电站,采用模块化电堆集群,单电堆功率31.5kW,通过1000+电堆并联实现百兆瓦级储能,支持8小时持续放电,用于电网调峰与新能源消纳。 • 工商业侧峰谷套利:长江电气1MW/8MWh项目,电堆系统效率超72%,每年为企业节省电费超20%,同时作为备用电源应对停电需求。 五、技术发展趋势 液流长时储能电堆未来将聚焦两大方向: 1. 成本进一步降低:通过电堆材料国产化(如新型离子膜、碳基电极)与规模化生产,预计2027年系统成本较现有水平再降30%。 2. 性能升级:开发高电压电堆(如1.5V以上体系),提升能量密度,同时优化流场设计,将功率密度提升至50kW以上,适配更紧凑的储能场景。 封装技术实现“免维护”目标:通过集成化模块封装,减少密封点,降低泄漏风险,维护成本较传统液流电池降低60%。 |